攀枝花西区:中小企业激活循环经济
| 招商动态 |2011-10-17
攀枝花市西区是能源、建材和矿产品原材料生产基地。针对“工业老区、污染重灾区和三废集中区”这一发展瓶颈,近年来,西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中小企业发展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循环经济为方向,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提升效益为重点,积极打造循环经济为区域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中小企业发展取得可喜成绩。2005年到2008年短短四年之间,西区克服诸多制约因素,中小企业从265家增加到259家,产值从41.37亿元增加90.54亿元,增长了218.85%,年均增长29.64%;实现增加值由15.92亿元壮大到36.99亿元,增长232.35%,年均增长30.71%。
4月30日, 在全省中小企业示范基地评选活动中,西区从全省182县(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示范基地。
循环战略:
由单一性向多样性转变
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业城区,西区在输出资源的同时自身却不得不面临加快发展和保护环境的矛盾,攀钢、攀煤、华电等国有大企业工业三废大多堆积在西区,形成了高炉渣、煤矸石、粉煤灰“三座大山”。
为了破解难题,变废为宝,实现可持续发展,2005年,西区作出了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举措,把循环经济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编制完善了《西区发展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西区循环经济园区控制性详规》,引导中小企业把充分利用和消化“三座大山”作为西区产业发展方向。计划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基本形成以煤和煤化工、能源、钢铁深加工、建材为主导的中小企业循环产业体系,比较完善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和区域循环型社会的基本框架及推进机制,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生态农业体系和生态城市体系。在循环经济战略决策指导下,西区举全区之力,实施全民创业,掀起了发展中小企业的热潮。涌现出一批如德胜煤化工、攀能化、玲华工贸、钢企电冶、天骏汽车交易市场等规模型企业。2006年2月,西区为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区(县)。目前,全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中小企业已达60%以上。
项目战略:
由消耗型向节约型转变
西区已经建成两座2×13.5万千瓦煤矸石电厂,随着华电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开工建设,每年可消耗煤矸石近300万吨。新建了一条年风选煤矸石40万吨的生产线,每年可生产精煤20万吨,建成了一条年产20万吨的商品粉煤灰生产线。目前,全区粉煤灰利用率达到了70%以上,初步形成了煤—电—新型建材的完整循环链。煤化工产业方面,德胜煤化工公司首先建成了6000千瓦荒煤气发电和粗苯硫铵两个项目,炼焦产生90%的焦炉煤气用于发电,剩余部分用于生产球团,仅此两项每年可实现1亿元新增产值。高炉渣综合利用方面,万盈装饰材料厂利用高炉渣生产的矿棉板被广泛用于保温材料及建筑用轻型隔墙等领域,永钛工贸公司则利用钛渣建成了一条钛铁生产线,生产的钛铁产品用作炼钢脱氧剂、脱气剂及合金添加剂。
此外,还相继新上了焦炉煤气发电、焦油副产品生产工业硫酸、废弃轮胎生产再生胶、胶板等一批新型循环型中小企业。2007年全区88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综合能耗为239.63万吨标准煤,单个企业综合能耗降到了2.72万吨标准煤,比2005年减少了3.95万吨标准煤,下降145.22%。
升级战略:
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近年来,西区通过“关、停、并、转”等手段,坚决关闭了一批规模较小、工艺落后、环保设施差的小企业,至2008年,累计关停企业34家,淘汰产能落后的水泥、机焦、小冶炼30余万吨,火电20万千瓦。一大批技改项目完成改造,一批优势项目相继上马,一批新兴特色产业逐步形成。新建了年产值4.3亿元的瑞丰100万吨干法熟料水泥项目,年产值达3.6亿元的中实达120万吨干法水泥项目正在筹建中;新上了年产值16亿元的攀煤100万吨大型焦化项目,同时技改建成了年产值20亿元的德胜大型煤化工项目;淘汰关闭了一批老旧发电机组和钢铁生产线,技术改造了年产值2亿元的钢企电冶厂5万吨优质钢项目,年产值1亿元的恒达汽车板簧钢项目,并正在积极筹建年产值15亿元的华电2×30万千瓦煤矸石发电项目,年产值20亿元的金沙水电站项目以及年产值2亿元的钢企工贸百米转向架等项目,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中小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集中战略:
由分散型向聚集型转变
目前,作为“四川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的园区又成功申报为“四川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省级工业开发区的申报工作也取得进展,园区正逐渐成为中小企业投资兴业的理想载体。
通过大力实施中小企业入园发展战略,对主城区范围内的中小企业逐步整合搬迁进园,聚集发展。2007年底,入驻工业园区企业达76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其中规模工业企业35家,包括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4家。2008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4.47亿元,同比增长371.04%。目前,主城区中小企业搬迁进园任务已基本完成,园区聚集能力进一步增强。在未来2~3年内,随着一批重大工业产业化项目的竣工投产,园区将形成100亿元以上的产业规模。